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公司产品方案
(专业代码: 085208 )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手段,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电子、通信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维修和管理的工作,面向职教、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应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培养高水平的职教团队,实用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学科毕业生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
1、电子信息技术与装置
主要运用新型检测理论与方法构造出实用装置以期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重点探讨信息检测的实时性、高精度、非侵入和高可靠等问题,研制出先进且实用的检测仪器与装置,并使之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紧扣珠江三角洲各企业的生产科研的实际需要,使学员掌握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全过程。研究生毕业之后,可以在高职院校中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将在对高职员工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
2、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方面、多媒体内容信息安全的综合技术研究,强调理论与应用的结合,重点突出应用性。重点关注密码技术、数据隐藏、网络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Internet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及应用、以及云计算及其应用、移动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生毕业后可在企业、科研院所和高职院校从事网络信息相关的科研教学工作。
3、光通信技术与器件
主要从事与光通信相关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培养具有扎实的光信号传输及处理基础、掌握微纳光电子器件及集成设计方法、懂得现代光电子产品的制造和开发手段的工程应用型高级人才。员工毕业后具有从事光通信技术与器件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的能力,熟悉产业的发展前沿,能够胜任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程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 3 年。研究生若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可适当延长学习期限。延长学习期限后,从入学到获得硕士学位的期限(含休学)最长不超过五年。
四、培养方式
实行学分制,校内课程学习一年半,校外实践学习和学位论文一年半。建立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的培养机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在入学前三个月内制定出培养计划。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大类。
课程学习结束后,安排实践学习环节。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实践学习三个月内安排论文开题并进行中期考核。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软件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
五、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研究生须修读34学分,其中学位课21学分,选修课6学分。
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生课程具体设置如下表所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公共基础课
(7学分) 英语 96 4 1-2 考试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考试
专业基础课
(12学分) 随机过程 32 2 1 考试
信号检测与分析 32 2 1 考试
高级网络技术 32 2 1 考试
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 32 2 1 考试
数字通信技术 32 2 1 考试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 32 2 1 考试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及研究 32 2 2 考查
应用系统程序开发 32 2 2 考查
网络设计与分析 32 2 2 考查
光电子器件 32 2 2 考查
安全协议分析 32 2 2 考查
职业教育学 32 2 2 考查
学科教学法 32 2 2 考查
32 2 2 考查
科技文献检索 16 1 2 考查
CMM认证 (企业) 16 1 2 考查
工程招投标技术(企业) 16 1 2 考查
IT项目管理(企业) 16 1 2 考查
图像工程 32 2 2 考查
模式识别 32 2 2 考查
ASIC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32 2 2 考查
微纳光子器件设计导论 32 2 2 考查
网络信息安全 32 2 2 考查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32 2 2 考查
智能化仪表及应用 32 2 2 考查
光电检测技术 32 2 2 考查
现代传感器技术 32 2 2 考查
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 32 2 2 考查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至少4次) 16 1 2-4 考查
信息检索与知识产权
本科生实验或实训指导(职教团队方向) 16 1 3 考查
实践活动(企业)(职教团队呢) 1年 5 5-6 考查(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注:1.员工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学位课21学分,非学位课由导师指导员工选学或按教学点统一选定。2.开课学期按新生入学时计为第1学期。
六、实践环节(必修)
1、实践活动
研究生在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后,应联系实践单位进行工程学习,学习过程中,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结合研究课题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撰写相关实践报告,并完成学位论文。
校外实践学习以校外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其中前3个月为准备阶段,重点了解企业运作方式、业务范围、生产模式,了解企业发展规划和研发团队工作重心;第3至第6个月为开题阶段,重点结合所学知识和企业项目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开题报告通过后,中期检查在论文开始三个月内进行,由研究生向检查小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并获得指导与帮助。第6至第11个月为研究和撰写论文阶段。
2、学术活动
答辩申请前完成听10次以上专业学术讲座,或参加提交了论文的学术会议2次,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满足上述条件之一者计1学分。
七、中期考核
执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试行办法》。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的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末完成。主要由各研究方向的中期考核小组考核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以及健康状况,并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打分方式进行评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最重要的素质是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对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参照研究生处有关规定。
(一) 论文开题的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要在第三学期末完成。研究生应认真做好开题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 1、研究课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 2、国内外研究动态
? 3、主要内容
4、实验设计方案
5、准备工作情况和主要措施
6、预期达到研究成果
开题报告应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开,由硕士研究生导师组成考核小组,并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若学位论文开题有变动,应重新作开题报告。
(二)学位论文的预答辩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最终质量,要求硕士生在申请答辩前,应提交学位论文初稿,同时以讲述的方式,作论文预答辩。
学位论文要有新意,应达到国内学术刊物可以接收并发表的水平,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硕士生在论文答辩前应已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或已被录用即将公开发表1篇与其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或其项目(实用产品)设计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排名前六位,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四位、二等奖前三位、三等奖前二位;或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专利号),排名前两名。
(三)学位论文的答辩
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者,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按有关规定组成。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1、毕业条件
硕士课程学习和考试要求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必须完成本专业公司产品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成绩合格要求。
硕士生在毕业前要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或已被采用即将公开发表1篇或以上与其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2、学位授予条件
本专业硕士点学位委员会应按照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对学位申请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综合评价,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获参加投票人数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可作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然后报请校学位委员会审议。
十、其他
本方案适用于“电子与通信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自2015级开始实行,由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术(学位)分委员会负责解释。
十一、阅读书目
请研究方向负责人确定5-10册本方向的必读书目
电子与通信工程 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表
研究方向:A 电子信息技术与装置 B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C 光通信技术与器件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学位课
程
(21学分) 公
共
课
(7学分) 外语 4 96 1-2 考试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考试
随机过程 2 36 1 考试
信号检测与分析 2 36 1 考试
高级网络技术 2 36 1 考试
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 2 36 1 考试
数字通信技术 2 36 2 考试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 2 36 2 考试
A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及研究 2 36 2 考试
应用系统程序开发 2 36 2 考试
网络设计与分析 2 36 2 考试
安全协议分析 2 36 2 考试
光电子器件 2 36 2 考试
职教团队 职业教育学 2 36 2 考试
学科教学法 2 36 2 考试
2 36 2 考试
任意选修
(任选2门) 科技文献检索 1 18 2 考查
CMM认证 (企业) 1 18 2 考查
工程招投标技术(企业) 1 18 2 考查
IT项目管理(企业) 1 18 2 考查
图像工程 2 36 2 考查
模式识别 2 36 2 考查
ASIC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2 36 2 考查
微纳光子器件设计导论 2 36 2 考查
网络信息安全 2 36 2 考查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2 36 2 考查
智能化仪表及应用 2 36 2 考查
光电检测技术 2 36 2 考查
现代传感器技术 2 36 2 考查
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 2 36 2 考查
教师教育类课程(鼓励安排)
5 1年 5-6 考查(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信息检索与知识产权
本科生实验或实训指导(职教团队) 1 4 考查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至少4次) 1 1-6 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