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专业简介
鸿蒙智联应用微专业是响应国家战略、服务产业发展、推进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突显公司“师范+技术”培养特色,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信息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本微专业融合了物联网技术、鸿蒙操作系统、鸿蒙移动应用开发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旨在培养员工的鸿蒙智联应用设计、开发和运维能力。通过项目式、协作式、跨学科教学,培养能够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多个领域开发和推广鸿蒙智联应用的一体化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微专业特色
1.多学科交叉:融合物联网技术、鸿蒙操作系统、鸿蒙移动应用开发等技术,员工将学习计算机科学与电子通信工程等学科内容,培养跨领域的综合能力。
2.实践导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员工通过项目式实验和实训等方式,掌握物联网、鸿蒙操作系统和鸿蒙移动应用开发的具体技术和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专业新颖:契合社会数字化和鸿蒙智联的发展,实现鸿蒙智联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应用效率和质量,市场需求大。
三、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扎根珠三角,立足广东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掌握物联网,鸿蒙操作系统和鸿蒙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具备设计、开发和运维基于鸿蒙的智能化物联网应用系统等技术能力的综合型应用人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行业,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具体培养目标包括:
1.理论基础:掌握物联网,鸿蒙操作系统和鸿蒙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物联网技术,鸿蒙操作系统和鸿蒙接口技术,鸿蒙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等。
2.技术能力:具备物联网,鸿蒙操作系统和鸿蒙移动应用开发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鸿蒙智联应用设计,开发和运维,并基此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算法应用、鸿蒙智联应用系统构建与运维管理等。
3.融合应用:普及物联网,鸿蒙操作系统及其接口技术,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芯片烧录VR场景等关键技术在智能家居产业的应用。员工将学习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了解如何将其应用到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中。这将有助于推动智能家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能够将物联网,鸿蒙操作系统和鸿蒙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
4.创新能力: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习如何将物联网,鸿蒙操作系统和鸿蒙移动应用开发关键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开发具有竞争力和差异化的鸿蒙智联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并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5.团队合作: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使来自不同领域的科技人才、科研管理人员能够进行互动和合作。这将促进鸿蒙智联应用的经验分享和技术合作,为不同学科的合作创造条件,并产生一定的价值。
6.伦理意识:培养员工了解和思考鸿蒙智联应用中相关伦理问题,能够在技术应用中考虑社会、法律和道德等因素。
7.市场需求:该微专业新颖,属于小而精的专业,关注前沿,其设置契合社会数字化和鸿蒙智联应用的发展,能实现鸿蒙智联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市场需求大,因此通过设置该微专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可满足一定的市场需求。
四、课程设置
本微专业一共开设有6门课程,课程设置如下表1所示:
表1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考核 方式 |
开课 时间 |
总学时 |
理论 |
实验 |
实践 |
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 |
2 |
32 |
16 |
16 |
|
考查 |
2024-2025学年(一) |
鸿蒙应用程序设计基础 |
2 |
32 |
16 |
16 |
|
考试 |
2024-2025学年(一) |
鸿蒙智能硬件开发基础 |
2 |
32 |
16 |
16 |
|
考试 |
2024-2025学年(一) |
鸿蒙北向应用开发实训 |
3 |
48 |
16 |
|
32 |
考查 |
2024-2025学年(二) |
企业级鸿蒙应用开发实训 |
3 |
48 |
16 |
|
32 |
考查 |
2024-2025学年(二) |
服务器虚拟化与云平台运维(鸿蒙应用系统运维) |
3 |
48 |
16 |
|
32 |
考查 |
2024-2025学年(二) |
五、培养模式
本微专业采用“产教融合、学用结合”的培养模式,结合校企合作项目,以创新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实验实训、项目实战等方式,引导员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创新运用到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鸿蒙智联应用,同时提升老员工的鸿蒙智联应用设计、开发和运维能力。
六、教学安排与修业年限
本微专业采取单独编班,线下授课方式开展教学,安排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修业年限为1年,学习分2个学期进行,6门课程共15学分,具体的教学计划表如上文表1所示。
七、考核与证书
按照微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修读完成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后,经审核后发放微专业证书。
微专业课程成绩在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不纳入主修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微专业课程考核不合格的,不影响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微专业课程学分,可申请认定为通识教育相应模式的选修学分,具体按学校最新文件规定执行。